信用奖惩和监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
来源:全国企业信用·质量认证服务公示平台  
  《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相关条款涉及信用奖惩、信用评价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内容。当前,广州正广泛推行信用监管、抓好信用奖惩,充分发挥信用在落实“放管服”、支持实体经济、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,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实现“双循环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广州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2月疫情发生以来,全市累计完成信用修复7730笔,其中重点保障企业573笔,市复工复产重点企业442笔,最快20分钟内为某外向型出口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,消除了企业ISO13485(医疗行业ISO标准)证书到期换证和防疫医疗产品出口障碍。

  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累计调整155家企业环评信用等级

  信用修复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机制。广州通过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纳入市公共服务事项,建立完善工作机制,目前市区各部门累计组织信用修复公益性培训20余期,印发《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指南》2万余份。

  疫情期间,广州开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绿色通道,协助企业加快重塑信用。2月疫情以来,累计完成信用修复7730笔,其中重点保障企业573笔,市复工复产重点企业442笔,最快20分钟内为某外向型出口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,消除了企业ISO13485(医疗行业ISO标准)证书到期换证和防疫医疗产品出口障碍。

  广州市还研发上线了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微信小程序,精简程序、缩减时间,为企业提供全程网办“零跑腿”服务,累计39274家市场主体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移出异常名录。

  在严重失信企业及时履行法定义务、修复信用记录、退出黑名单方面,2020年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”退出10787宗,“海关失信企业名单”退出305家,“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”退出495家。

  全面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2389家企业开展信用评价

  去年,广州出台实施《广州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在社会诚信、商务诚信领域和新经济领域全面推动全流程信用监管,在92个细分领域实现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。

  广州还在全国率先建立建筑市场诚信评价体系,对承包、监理、造价咨询等近1.4万家企业实施针对性监管措施。对道路运输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、交通建设工程等领域2389家企业开展信用评价,评定环保诚信等级企业(绿牌)51家,对酒店、旅游景区进行评星、评级,对住宿、游泳、美容美发、沐浴等公共场所开展量化分级管理,为诚信优秀企业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减少日常检查频次,加大差级企业的检查力度。

  为促进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,广州积极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,通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,研究制定了“5+24+72”三级跨部门、跨领域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,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型。

  在此基础上,制定出台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实施细则(试行)》,将企业划分为高风险、较高风险、中风险、低风险四类,从监管频率、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、行政处罚幅度、告知承诺制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,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。

  对运输企业和车辆的失信行为则实行记分处理,2019年共形成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诚信计分记录1096条。

  在家政方面,制定《家政服务信用等级评定规范》,搭建实名制公益服务平台,全量归集150家家政企业、25万家政从业人员信用信息,不断完善家政服务机构信用记录、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。

  与此同时,广州积极开展信用监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,构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,支撑各职能部门开展事前核查、事中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、事后实施联合奖惩,并探索推动市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领域应用,实现“信用良好者无事不扰、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”。

主办单位:中国信用企业认证中心

北京·朝阳区朝阳东路166号

全国服务热线: